be.honest.

总有一事
择其为之
我们满怀希冀
有热爱相抵
能终其一生

【随笔】成长

“成长”这一词太过书面,也太过沉重,我总是更愿意说“长大”,我不想长大。



最近状态不太好,不知道算哪种意义上的不太好,你要是和我聊天、和我聊正事,我也会回复你,也能在微信上玩梗,能够合适且得体地回复,处理一些事,这些似乎表明我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并没有受损,依然是正常的阈值,但我就是不太开心,或者说开心不起来,你要说为什么,其实我也能说出一两个原因,但就是没办法解决本质的问题。

每次当我自己想要发疯崩溃的时候,就会想到“长大”这个话题,似乎目前所有的问题都是长大带来的,都是大家常说的“懂事”、懂得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准则和生存的准则之后才出现的问题,这么一想,那些年的一无所知真是个太美好的时刻了:和同学一起算好时间,中午翘计算机课去挤公交车;即使起了个早八,只为了在校门口吃一碗热腾腾的早点也会很开心;放学从来不带书包回家,每天播三集电视剧却只能看两集就被赶着上床睡觉的埋怨;到了中学,每天堆满了比大学更密集的课程,日常只有听课写作业记笔记,甚至是只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拼命学习也不觉得累……

如今才发现,小时候的累根本不算累,小时候的烦恼一点都不算事儿。无忧无虑是对一个人最好的祝福。

我不想长大。


实际上的,我总是迷茫的,例如不明白当我说出这句话是否意味着我真的长大了。发展心理学的专业课上,老师讲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,这一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分为很多个阶段,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,也被称为生活事件的矛盾冲突,当我们解决了这个矛盾冲突,就能成功进入下一阶段,如果这一矛盾冲突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,就会往后叠加,使得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变得更复杂,更难解决,埃里克森认为这就是心理问题的成因。

因此来说,按照经典的年龄段划分,20岁已经算是成年早期了,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“成年”,但我的心理状态真的到达成年期的标准了吗?扪心自问,我并不认为。一个人的成长是生理和心理双重的发展变化,而我总觉得自己虽然生理上已经算是成年人了,心智上总还是幼稚的,或者说我即使慢慢在被推着学会很多成年世界的规则,却总是没有发展到一个自我认知和精神状态稳定的阶段,而是一直在变化,就像我无法接受“长大”,不愿意长大一样。也正如老师在课上问大家“觉得自己已经成年了的举手”,基本没有几个人人举手,这样一想,或许这也并不是我太过幼稚,不愿意长大,而是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特点呢?我也说不好。

说到这,又想到说不定我正在经历的这些思想重塑,都是我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矛盾冲突呢?这么一想,反正总会过去,也算是有理论支持了,突然好受了很多。


高中时期我也不是完全没有压力,尤其是疫情之后只能待在家,那段时期我的压力非常猖獗,为高考为成绩而不断自我怀疑,但现在想来都是一些无所谓的担忧,更广泛来讲,也是受到疫情这种社会性事件的弥散性影响——疫情导致的群体性情绪低迷和焦虑,这也算是半个我对心理学,尤其是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起源。那段时间,我学会了写随笔,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状态,算是一个缓解情绪和输出观点的方法吧。于是,从当时直到现在我都很信奉的一个规则是“文字,自有万钧之力”,我很感谢当时坚持记录的自己,也感受到了自己与当年的自己的很大变化,不能说是变差,就已经很好了。而现在的我,是怎样一种状态呢?

自从建立起这个随笔的习惯之后,我每每遇到心情不好or遇到一些触动特别大的时候,都喜欢打开一个文档来记录。但是突然有一天,我会意识到我写下当前的想法和感受是不足够的,因为我的精神总是匮乏的,即使我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,我依然找不到高中时期那个或许功利但是坚定无比的目标了。或许是因为大学太过自由——选择太多反倒让人眼高手低;或许是因为没有了输入——我近年来很少读“无用之书”,指那些对成绩无益但是有益于富足精神的书,基本只去关注专业课本和文献资料。没有了输入,何谈输出,不谈思想,只关乎文字风格来讲,都会贫瘠许多。

和朋友聊天时,我总说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,因为我总对未来抱有期待,即使不知道走向何方,我依然是不愿意和现实招手的,朋友说我这是麻痹自我,因此我又认为总有一天我也会认清并走向现实的。但至少到目前为止,我依然相信理想信念是人生尤为重要的存在,学习一些认同的思想总是有助益的,至少是对于青年的价值观塑造,更是一件值得万分谨慎、仔细选择的事。


时代总是裹挟着所有人向前,它的力量要远大于个人的涓涓细流,这是所谓的同辈效应,例如疫情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同辈效应的重要一环。当然个人特质在这其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,或许换个人来经历我这些事,都不会同我一样如此混沌:毕竟我的一路走来,外人看起来总是顺风顺水、一路高升的,要是换个不那么敏感且焦躁的人来,或许就能继续如鱼得水下去。当然我也不是在否定我的成长经历,毕竟一个人的人格是在经历中逐渐习得的,如果全然抛弃过往经历谈论我的人格,必然是不合理的。


写到这,虽然精神状态依旧是混沌的,但我对目前的第一步突然清晰了,或许先尝试找回初心试试呢?回归那种更纯粹的追求理想信念,正如我前两天翻到我曾经说过的一句话:“一个人有理想,并且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,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”,高中毕业后,又成长了这么些年,我到底是为了什么在不断向前,其实始终是不太清晰的,我指的当然不是到底是要读研还是读博,是工作还是考公这种选择(不是说这种选择没必要),而是更内在一些的初心,尝试找回一些原初的思想,或许会对我目前的状态有些帮助。

更实际一些,即使我精神上得到了一些新的解决办法,但这并不能够缓解实际生活中我对具体压力事件处理的能力缺乏,我也明白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只能依靠不断探索和强大内心,一步步慢慢来。总是这样的,我也只能在“长大真的好累,我可不可以永远不长大”这样的想法中逐渐和现实靠近。


无他,希望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在和世界交手的时候更自如,这样就好。


be.honest.

2024.3.6



后记:

学习心理学之后,总觉自己的笔触更学术了,不再那么白话但也不自然了,不知道是好是坏。也很久没写文字、很久没发表了,记录下这个tag,希望自己能重拾初心,也希望自己能早日接受“长大”。

评论
热度 ( 2 )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be.honest. | Powered by LOFTER